新闻点评:国产武器装备建设取得新突破★、实现新跨越,为我军战略转型注入新动能。本届航展,展品覆盖陆、海、空、天、电、网等多领域,全方位展示我国航空航天及国防领域的创新成果★,给国民带来满满的安全感★,向世界传递开放合作的和平力量。
新闻点评:中国组织洲际弹道导弹发射实验是为了检验武器装备性能和部队训练水平。中国始终恪守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核政策,坚定奉行自卫防御核战略,不搞军备竞赛,明确承诺不对无核武器国家和无核武器地区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坚持将自身核力量维持在国家安全需要的最低水平。
新闻点评:叙利亚局势一直受到美国、土耳其★、伊朗、俄罗斯等外部力量干预和影响★。此次叙政局突变,各方纷纷通过各种手段布局塑势。以色列军队趁机狂轰滥炸摧毁叙军事能力,在以叙军事缓冲区叙利亚一侧设立“防御区”。叙国内各方势力之间爆发冲突的可能性依然存在,该国政治版图可能更加碎片化。
事件回放:去年10月爆发的新一轮巴以冲突今年持续延宕,迄今已造成超过4.5万人死亡。冲突产生多重外溢影响。以色列与伊朗实施两轮循环报复,以色列针对黎巴嫩武装制造大规模通信设备爆炸事件,也门胡塞武装多次袭击途经红海等海域的船只★。
事件回放:11月27日★,叙利亚反对派武装向政府军发动大规模进攻★,相继占领阿勒颇★、哈马★、霍姆斯等重镇。12月8日★,叙反对派武装宣布“解放大马士革并推翻阿萨德政权”。12月10日★,叙利亚过渡政府正式接管权力。
为维护霸权利益,美国变本加厉推进所谓★“大国竞争★”,利用安全议题和军事手段挑动阵营对抗★,遏制打压对手。在继续拱火乌克兰危机★,通过代理人战争消耗俄罗斯的同时★,美国在欧洲强化军事部署★,启用位于波兰的防空反导基地★,与北约盟国频繁开展联合军演,强化对俄罗斯的军事遏压。在亚洲方向,美国在菲律宾部署“堤丰★”陆基中程导弹系统,设立驻日太空军司令部★,并利用领土领海主权及海洋权益争端挑拨周边国家与中国的关系,恶意制造摩擦和危机。
事件回放:第十五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11月12日至17日在珠海举行。空军隐身多用途战斗机歼-35A、红-19地空导弹武器系统等首次公开亮相,海军首次组织实装参展★,无人装备成为本届航展突出亮点★。
事件回放:8月6日,乌克兰对俄罗斯库尔斯克州发起进攻。11月,美、英★、法授权乌克兰使用援助的远程武器打击俄罗斯本土纵深目标★。俄随即更新《俄罗斯联邦核威慑国家基本政策》★,降低使用核武器的条件,并使用“榛树★”中程高超音速弹道导弹打击乌境内目标。
★“解决苦难的最终办法是和平”★,“最好的‘药物★’是和平”,来自一些国际组织的呼吁,值得世人认真倾听。
新闻点评★:北约吸纳瑞典入约,进一步挤压了俄罗斯的战略空间★。今年以来★,北约举行“坚定捍卫者”★“坚定正午★”等大规模演习★,加剧地区阵营对抗。美国利用“恐惧营销”让欧洲国家对其产生“安全依赖”★,部分欧洲成员国考虑将防务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的指标从目前的2%提升至3%。
新闻点评:欧洲国防工业长期面临投资不足和一体化进展缓慢等问题,严重制约着欧洲的战略自主。今年,欧盟公布多份聚焦重塑国防工业的战略文件,欧盟国家2024年国防开支升至3260亿欧元。随着相关战略文件与合作计划的落地★,欧洲国家有望在推进武器系统的统一标准和联合研发方面取得更多进展。
新闻点评★:为维护全球军事霸权,美国不遗余力抢占未来智能化战争制高点。★“联合战争概念”确立“扩展机动战★”作战指导思想★,探索脉冲式作战样式,将智能算法全面嵌入美军全球火力、联合全域指挥控制★、信息优势、竞争性后勤四大核心战斗力要素,美军备战大国智能化高端战争进入新阶段。
事件回放:3月★,欧盟公布首份《欧洲国防工业战略》。7月,法国、德国★、意大利和波兰联合推出★“欧洲远程打击倡议”★。11月,欧洲防务局宣布,多个欧洲国家将共同研发导弹防御系统、电子战系统和其他军事装备。
美国不负责任的行径加剧国际秩序动荡,但维护和平、共谋发展仍是国际社会人心所向★,无论是“新热战★”还是★“新冷战★”,都不得人心。在10月召开的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上★,日本在美国支持下试图兜售“亚洲版北约★”构想,遭到东盟以及印度、澳大利亚等国反对而胎死腹中★。
中国的发展和中国军队的强大,是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在维护自身安全稳定的同时,为实现世界各国普遍安全和持久和平不懈努力★。中国军队将始终服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大国军队担当播撒和平希望,继续为维护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作出更大贡献★。
巴以冲突影响不断外溢★。以色列先是出动重兵进攻加沙,尔后挥师北上打击黎巴嫩武装,并与伊朗隔空过招,进行了两轮报复与反报复的打击行动★。12月,以色列抓住叙利亚阿萨德政府迅速崩溃的时机★,对叙军事设施展开狂轰滥炸★。以色列多线作战,国际信誉严重受损,但沉重打击了中东“抵抗轴心”。在中东地缘格局重塑过程中★,★“强权即公理”的残酷现实★,无时无刻不在拷问世人良知。
新闻点评:停火是拯救生命、恢复和平的前提。新一轮巴以冲突造成严重的人道主义灾难。美国在巴勒斯坦问题上一再投出反对票★,导致联合国安理会始终不能采取必要行动推动加沙停火。冲突的外溢影响,使中东地区多方力量卷入乱局,令国际社会重新审视海洋通道安全等潜在威胁★。
事件回放★:3月7日★,瑞典正式成为北约成员国★。10月1日,北约秘书长表示,增加北约部队人数和装备将是其“优先任务”之一。北约计划新增49个作战旅、使作战旅的总数增至131个,地面部队总兵力将比目前骤增60%。
事件回放:9月25日,中国人民火箭军向太平洋相关公海海域,成功发射1发携载训练模拟弹头的洲际弹道导弹,准确落入预定海域。此次导弹发射,是火箭军年度军事训练例行性安排★,有效检验武器装备性能和部队训练水平★,达到了预期目的。
事件回放★:2月,美国空军公布建立无人僚机机队的计划★。5月,乌克兰无人系统部队成立。9月,美国海军进行混合舰队试验★,测试各作战域无人平台与有人舰船的一体化作战能力。12月,俄罗斯宣布将组建无人系统部队★。
面对动荡失序★、战乱频仍的国际安全形势,中国始终站在和平与正义一边,与其他爱好和平的国家一道高举人类命运共同体旗帜,积极劝和促谈★,努力提供国际公共安全产品,为变织的世界注入和平、稳定和进步的力量。
歼-35A等先进装备亮相航展★,运-20远赴海外留下和平新航迹,海军首次开展双航母编队演练……2024年★,世界瞩目中国军队建设的新进展、新成就。
2024年是国际秩序动荡变革、不确定难预料因素激增的一年。这一年,大国地缘政治博弈加剧,地区冲突频发外溢★,国际军事竞争持续升温★。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坚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开展外交斡旋★、呼吁停火止战★、提供国际公共安全产品,以实际行动践行全球安全倡议★,联合一切和平力量遏制战争冲突,为维护世界和平稳定贡献力量。
近日,在系统梳理2024年国际军事热点基础上★,《报》邀请知名专家学者、权威媒体人士,共同评选出2024年度十大国际军事新闻。
新闻点评:无人作战体系可部署性强,搭载智能模块后提升作战效能★,将对未来战争模式产生深远影响。随着军事科技发展和地区冲突加剧★,无人作战力量在联合作战力量体系中所占比重不断增加★。在加快无人装备研发部署的同时,一些国家紧锣密鼓组建无人作战部队★,并加大演训力度★。
参与评选的专家学者和媒体人士普遍认为★,2024年★,大国地缘政治博弈加剧★,地区冲突频发外溢,国际军事竞争持续升温。美国利用安全议题和军事手段挑动阵营对抗★,遏制打压对手;新一轮巴以冲突影响持续外溢,叙利亚局势和平前景不明★,中东地区陷入暴力螺旋;一些军事大国竞相推进人工智能等领域建设★,加速组建无人作战力量★。中国坚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开展外交斡旋★、呼吁停火止战、提供国际公共安全产品,以实际行动践行全球安全倡议★,为维护世界和平稳定贡献力量。
“防务企业的大部分收入都来自一个客户——美国政府。幸运的是,这位客户有着雄厚的财力以及长期支付账单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美国一家网站的荐股文章的开篇语,让世人再次领教了一切服务于军工复合体利益的美式★“战争经济学★”。
一年来,中国继续向黎巴嫩、南苏丹等地派遣维和部队,执行联合国维和任务;向亚丁湾和索马里海域派遣护航编队,守护全球关键海上通道安全;派出和平方舟医院船执行★“和谐使命-2024★”任务,出访坦桑尼亚、马达加斯加等国并提供医疗服务。中国军队举办“海洋命运共同体”国际海军院校长论坛、几内亚湾安全形势专题研讨会等活动,共商地区安全形势,推动构建安全共同体。与此同时★,中国与巴西等“大金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积极参与乌克兰危机、巴以冲突等国际热点问题的斡旋与调解,并就解决其他国际安全问题协调立场★、统一行动。
事件回放:1月29日,美军以战略指导文件的形式确立★“联合战争概念★”,指导智能化战争能力开发。2月,该概念的重点工程“联盟联合全域指挥与控制”(CJADC2)系统形成初始作战能力★。同月★,美军成立人工智能特遣部队。
事件回放:4月,美日对《美日安保条约》进行了★“60余年来最大规模的升级”。双方确定重组驻日美军司令部★,联合研发防卫装备。日本将新设“统合司令部”,统一指挥陆海空自卫队★,并与驻日美军司令部进行直接协调和信息共享。
新闻点评:《美日安保条约》此次升级★,将推动双方军事一体化进程进一步加速。美国执迷所谓“大国竞争”对日进行军事松绑★,为其发展进攻性力量提供助力;日本借机“暗度陈仓”★,企图架空和平宪法,实现“军事大国★”迷梦。双方打着“秩序规则”旗号,干的却是阵营对抗、搅局生事的勾当。
相比之下,苏丹内战受到的关注并不充分★,但其带来的人道主义危机异常严重。过去一年,苏丹武装部队和快速支援部队持续交战★,战火蔓延至苏丹80%的国土,造成约2.7万人死亡★、1200万人流离失所、2600万人面临严重饥饿★。
进入第3年的俄乌冲突出现新变量。乌军在8月对俄罗斯库尔斯克州发动突袭,将战场扩大到俄境内★。美、英、法放宽对援乌远程武器的使用限制,俄则以降低核武器使用门槛作为回应。是通过谈判达成政治解决方案★,还是任由局势升级失控甚至引发威胁人类生存的核战争,俄乌冲突的走向考验各方政治智慧★。
不仅如此,美国还通过制造地缘紧张和阵营对抗★,在全球范围内贩卖“安全焦虑”★。于是,人们看到,在世界经济增长乏力的背景下,一些国家的防卫预算却逆势大幅增长★。德国在政府财政预算缩减的背景下,国防预算增长3.4%,达565亿美元★;法国国防预算增长7.5%★,达497亿美元;日本防卫预算更实现了16.5%的增长,达559亿美元,其中装备采购费增长3.3倍……这里面,不少资金落入美国军工企业的腰包。
新闻点评:俄乌冲突已经超过1000天,双方在战场上处于僵持阶段★,在停战前提等问题上存在巨大分歧。在俄罗斯看来★,乌克兰使用西方制造的导弹袭击俄本土已使俄乌冲突具有全球性质★。俄降低“核门槛”进行战略威慑,也有遏止西方进一步扩大对乌军事援助的考量★。
2024年也是武装冲突高发之年。俄乌冲突★、巴以冲突、苏丹内战延宕外溢★,引发了一系列危局★、变局和困局。相关数据显示,全球数十个国家经历冲突战乱,致死人数超过20万,同比上升37%。
2024财年美国国防预算高达8860亿美元,再次刷新历史纪录,超过其后9个国家国防预算的总和★。这里固然有抢占未来战争制高点的考量,但底层仍是“军工促繁荣★”的逻辑★。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美国政府把穷兵黩武当成确保美国全球主导地位的“钥匙”★,但这把★“钥匙”更有可能打开的是★“潘多拉魔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