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初★,DeepSeek再度引发TMT成交占比提升★,并再度突破40%的阈值,引发市场对于拥挤度过高的担忧,但从持仓来看依然健康。考虑到本轮行情或逐渐切换至以中下游为主导,而以计算机、传媒为代表的AI中下游产业链持仓则仍处于历史较低水平,因此广义拥挤度依然健康★。后续随着AI产业趋势持续往中下游应用端演绎,机构资金也将有望从上游算力下沉至目前持仓比例较低的AI中下游环节。而在资金趋势性增配的背景下★,AI产业链依然具备较大的上涨空间。随着估值和拥挤度走高,TMT板块性价比有所回落,叠加3-4月临近的两会和财报季对市场风格和情绪的影响★,TMT板块的相对收益可能在短期有所调整,类似23年4-5月。但只要产业趋势并未改变★、盈利逐渐迎来向上的拐点★、持仓仍处于中等偏低水平,行情震荡整固后有望继续上行。
当前仍处于春季躁动窗口期,预计4月前外部扰动有限★,国内经济和政策预期有一定改善,市场边际资金结构在起变化,多因素预示着市场风格有望倒向A股核心资产★。首先,从宏观层面来看★,预计4月前中美之间科技、贸易、金融领域摩擦有限,国内经济平稳回升,政策预期逐步兑现★,依然处于春季躁动窗口。其次,从市场资金面来看,DeepSeek改变了中国资产叙事,同时港股持续上涨引发外资回流预期升温,而国内活跃资金仓位已处高位★,极致持仓风格的机构亦有再平衡需要★。最后,从板块热度和位置来看,科技和主题相关板块的情绪指标均处于高位★,港股迅速修复估值后,A股核心资产反而成为阶段性洼地。配置上,核心资产补涨过程中,锂电和创新药可重点关注。
时间/节奏上,当前科技行情估计会持续到两会之前★,但赚钱效应会较此前更为聚焦★。大级别题材的演绎会分为三个阶段★:①主升连板阶段★,以情绪核心票连板形式进行演绎;②轮动补涨阶段★,情绪核心为规避监管进入横盘震荡后,资金大面积挖掘相关有边际催化分支的补涨★,也即目前所处的阶段★;③趋势阶段,机构投资者主导的、有即期基本面兑现、周线或月线级别的趋势性行情。后续的参与思路上★,可以沿着★“低位成长分支”以及“25年有望释放业绩★”两条线索展开。首先,潜在轮动分支的低位挖掘★,主要是在低位未启动过的方向埋伏潜在的消息催化,赔率较高、没有被题材情绪核心分歧带崩的风险★。低位成长中,除了春节后有所反应的低空经济、设备★、光伏以外,还可以关注军工★、文化出海★、卫星、医疗设备、AI教育等★。其次,容量核心的趋势低吸★,核心思路是找25H1有较大概率出现即期基本面兑现的机构容量票★。展望25年★,TMT当中有望看到AI订单/销量等业绩兑现的主要在端侧硬件★、机器人/智驾、推理侧算力。
下一篇:《哪吒2》超119亿元 距TOP10仅一步之遥★!奥斯卡评委喊话饺子导演★:角逐奥斯卡
春节过后A股迎来★“开门红★”,迎来春季攻势窗口期。从统计的2015-2024年10年历史数据来看★,春节后A股上涨、获得正收益的概率较大★。我们认为2月中到3月中这个阶段,市场有望延续震荡向上行情,A股估值中枢有望持续抬升。多因素共同推动春季反弹行情包括:1)流动性回暖★,增量资金持续进场★;2)3月两会将召开★,考虑到通常A股在两会前市场多数呈现积极的表现,政策预期带动风险偏好提升。政策驱动是聚焦的关键点之一★,受益于两会政策预期的相关板块值得重点去把握。3)目前经济数据平稳复苏,投资者信心会持续修复★;4)3-4月是业绩验证期,那么2月中至3月中正好处于2024年年报预期的投资窗口期,未来政策可能偏积极★、市场在流动性整体宽松的背景下,投资者对后续企业盈利改善的预期加强,带动市场风险偏好持续提升。
本周万科涨停+科技板块利好频传,市场呈现震荡向上的走势,主要宽基指数普涨。展望后市,我们预计市场将沿着★“惯性上冲-回踩黄金右脚整固-继续上攻”的路径运行★,短线追涨需谨慎,但是中线依旧看好,期间如遇可观回调★,则视为上涨途中的“黄金右脚★”,仍旧以多头视角审视。配置方面,基于中线行情稳步向上★、部分行业板块有一定压力的判断★,我们建议投资人在中线回调信号出现之前保持现有仓位,并且在出现“黄金右脚”时继续增配。行业板块方面,我们建议对恒生科技★、计算机★、传媒等近期强势板块做出一定调整★,切换部分仓位至前期涨幅落后的大金融板块。此外,过去几年长期下跌的医药板块近期出现活跃迹象,建议适当关注过去几年跌幅较大★、基本面企稳、股东增持的个券。
本周沪指上涨1.30%,深证成指上涨1.64%,创业板指上涨1★.88%★。下周A股将如何运行?我们汇总了各大机构的最新投资策略,供投资者参考★。
国泰君安策略是少数旗帜鲜明判断“股市料将在农历春节前企稳”,以及坚定指出“持股过节,企稳反弹科技为要,并扩围港股”的团队。春节后★,我们明确判断,★“看好春节-两会窗口期★,科技依然是先锋★”,引领了市场共识的形成。我们对后市的看法如下★:1)决策层对经济形势与资本市场态度的积极转变★,以及中国AI产业趋势的出现,维持2025年中国股市“转型牛★”的年度判断★。2)2025年春季前后整体的交易定价环境是不确定性因素增多★,但宏观政策预期暂难以快速调整的阶段,因此市场整体承担风险的意愿相较于2024年Q4是降低的。3)过去一段时间的快速反弹,市场正在快速计入投资者对两会政策和产业趋势的乐观期待,市场情绪的局部高点预计将较快形成。因此★,我们认为下一阶段★,股指总体进入到横盘震荡。
DeepSeek带来了AI的“iPhone 4时刻”★。2010年中国企业尚未突破的产业链环节,也纷纷抢跑,演绎成了主题性机会★。2025年DeepSeek突破,AGI最终实现的概率提升★,各类潜在应用研发加速,当前可推演的AI时代产业变革,提前演绎股市行情正当其时★。国内AI+、科技巨头产业链、港股引领中国资产重估、美股映射都是行情演进的线索★。这样的背景下,短期行情一鼓作气,演绎至各种性价比指标的极端水平是大概率,目前还有一定空间。宏观环境总体友好,但边际影响有限,基本面改善依然无法有效外推,顺周期行情缺乏弹性。我们依然认为★,围绕着主线板块做动量行情,好于高切低做轮涨补涨。
上一篇:泽连斯基拒绝签字!美国索要乌克兰50%矿产 特朗普点名稀土!形势突变 立陶宛哀叹
中国经济正处于新旧动能切换的关键时期,中国资产的定价逻辑也将逐步转变★。宏观现实和科技突破是当前资产定价的两个维度★。从宏观现实来看,房地产★、基建、传统制造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逐渐减弱,而新动能尚在形成过程中,难以完全对冲旧动能下滑的影响★;由于有效需求不足,经济出现结构性的供给过剩,使得盈利的拐点仍需等待。但另一方面,科技突破为中国资产注入了成长性和想象力,或将逐渐成为定价中国资产的关键。DeepSeek的成功意味着美国科技封锁并不能阻止中国AI能力进步,引导全球重估中国科技资产价值★;而文娱IP类资产在实现★“走出去★”后,也有可能得到全球的青睐。
DeepSeek下游应用最为受益的方向或是人形板块。然而当前A股标的估值已较高★,目前已隐含较多的未来增速★,故整体投资风险较大★。就其他各行业的应用场景而言,AI的本质是“颠覆★”和“取代”。故大模型厂商以及背后的算力等基础服务方整体受益,而下游厂商较难做出“差异化”,应用端的盈利与业绩或较难兑现。当前AI应用的炒作已炒到券商等传统行业★,这意味着就短期而言,情绪已接近高点★。当前DeepSeek热度已传导至整个科技板块,市场出现“中国科技引领价值重估★”浪潮。我们上周提到,Deep Seek带来的更多的是主题性和结构性机会,而非“宏大叙事”下的“总量性”与“趋势性★”机会。
当前随着中国科技产业发展成熟,中国★“M7”概念科技龙头或正横空出世★。我国正处在新旧动能转换期,通过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是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科技产业仍将是政策重点支持的领域。同时,我们正处在人工智能等技术引领的新一轮科技浪潮中,AI正加速渗透至至经济和社会的各个层面,中国在人才和技术方面有着雄厚的基础★,国内科技产业有望受益于本轮科技浪潮。落地到投资机会上★,近期在AI主题催化下,科技龙头表现亮眼,吸引市场高度关注。展望未来★,类比美股市场的七巨头(Magnificent7),受益于AI、半导体、高端制造等科技产业发展趋势,A股及港股中也有望涌现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中国科技龙头,中国版“M7”概念正逐渐形成★,这些上市公司投资确定性相对更高。